11 | DDD 实践:如何用 DDD 重构中台业务模型?
11 | DDD 实践:如何用 DDD 重构中台业务模型?
进入两千年后,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,很多传统企业开始触网,建设自己的互联网电商平台。后来又随着微信和 App 等移动互联应用的兴起,又形成了新一轮的移动应用热潮。这些移动互联应用大多面向个人或者第三方,市场和需求变化快,需要以更敏捷的速度适应市场变化,为了保持快速响应能力和频繁发版的要求,很多时候这些移动互联网应用是独立于传统核心系统建设的,但两者承载的业务大部分又都是同质的,因此很容易出现业务能力重叠的问题。
阿里巴巴过去带动了传统企业向互联网电商转型。而如今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,在阿里巴巴提出中台战略后,很多企业又紧跟它的步伐,高举中台大旗,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数字化转型之路。
那么传统企业在中台转型时,该如何从错综复杂的业务中构建中台业务模型呢?今天我就用一个传统企业中台建模的案例,带你一起用 DDD 的设计思想来构建中台业务模型。
#传统企业应用分析
互联网电商平台和传统核心应用,两者面向的渠道和客户不一样,但销售的产品却很相似,它们之间的业务模型既有相同的地方,又有不同的地方。
现在我拿保险行业的互联网电商和传统核心应用来做个对比分析。我们看一下下面这张图,这两者在业务功能上会有很多相似和差异,这种相似和差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。
- 核心能力的重复建设
由于销售同质保险产品,二者在核心业务流程和功能上必然相似,因此在核心业务能力上存在功能重叠是不可避免的。传统保险核心应用有报价、投保、核保和出单功能,同样在互联网电商平台也有。这就是核心能力的重复建设。 - 通用能力的重复建设
传统核心应用的通用平台大而全,通常会比较重。而互联网电商平台离不开这些通用能力的支撑,但为了保持敏捷性,一般会自己建设缩小版的通用功能,比如用户、客户等。这是通用能力的重复建设。 - 业务职能的分离建设
有一类业务功能,在互联网电商平台中建设了一部分,在传统核心应用中也建设了一部分,二者功能不重叠而且还互补,组合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业务职能。比如缴费功能,互联网电商平台主要面向个人客户,于是采用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方式。而传统核心应用主要是柜台操作,仍在采用移动 POS 机的缴费方式。二者都是缴费,为了保证业务模型的完整性,在构建中台业务模型时,我们可以考虑将这两部分模型重组为一个完整的业务模型。 - 互联网电商平台和传统核心功能前后完全独立建设
传统核心应用主要面向柜台,不需要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在线客户、话务、订单和购物车等功能。而互联网电商平台主要面向个人客户,它不需要后端比较重的再保、佣金、打印等功能。在构建中台业务模型时,对这种情况应区别对待,将面向后端业务管理的应用沉淀到后台,将前端能力构建为面向互联网渠道的通用中台,比如订单等。
#如何避免重复造轮子?
要避免重复建设,就要理解中台的理念和思想。前面说了 中台是企业级能力复用平台 , 复用 用白话说就是重复使用,就是要避免重复造轮子的事情。
中台的设计思想与 高内聚、低耦合 的设计原则是高度一致的。高内聚是把相关的业务行为聚集在一起,把不相关的行为放在其它地方,如果你要修改某个业务行为,只需要修改一处。对了!中台就是要这样做,按照高内聚、松耦合的原则,实现企业级的能力复用!
那如果你的企业遇到了重复造轮子的情况,应该怎么处理?
你需要站在企业高度,将重复的需要共享的通用能力、核心能力沉淀到中台,将分离的业务能力重组为完整的业务板块,构建可复用的中台业务模型。前端个性能力归前端,后端管理能力归后台。建立前、中、后台边界清晰,融合协作的企业级可复用的业务模型。
#如何构建中台业务模型?
我们可以用 DDD 领域建模的方法来构建中台业务模型。你可以选择两种建模策略: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策略。具体采用哪种策略,你需要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来分析,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这两种策略。
#1. 自顶向下的策略
第一种策略是自顶向下。这种策略是先做顶层设计,从最高领域逐级分解为中台,分别建立领域模型,根据业务属性分为通用中台或核心中台。领域建模过程主要基于业务现状,暂时不考虑系统现状。自顶向下的策略适用于全新的应用系统建设,或旧系统推倒重建的情况。
由于这种策略不必受限于现有系统,你可以用 DDD 领域逐级分解的领域建模方法。从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主要步骤:
- 第一步是将领域分解为子域,子域可以分为核心域、通用域和支撑域;
- 第二步是对子域建模,划分领域边界,建立领域模型和限界上下文;
- 第三步则是根据限界上下文进行微服务设计。
#2. 自底向上的策略
第二种策略是自底向上。这种策略是基于业务和系统现状完成领域建模。首先分别完成系统所在业务域的领域建模;然后对齐业务域,找出具有同类或相似业务功能的领域模型,对比分析领域模型的差异,重组领域对象,重构领域模型。这个过程会沉淀公共和复用的业务能力,会将分散的业务模型整合。自底向上策略适用于遗留系统业务模型的演进式重构。
下面我以互联网电商和传统核心应用的几个典型业务域为例,带你了解具体如何采用自底向上的策略来构建中台业务模型,主要分为这样三个步骤。
第一步:锁定系统所在业务域,构建领域模型。
锁定系统所在的业务域,采用事件风暴,找出领域对象,构建聚合,划分限界上下文,建立领域模型。看一下下面这张图,我们选取了传统核心应用的用户、客户、传统收付和承保四个业务域以及互联网电商业务域,共计五个业务域来完成领域建模。
从上面这张图中,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核心共构建了八个领域模型。其中用户域构建了用户认证和权限两个领域模型,客户域构建了个人和团体两个领域模型,传统收付构建了 POS 刷卡领域模型,承保域构建了定报价、投保和保单管理三个领域模型。
互联网电商构建了报价、投保、订单、客户、用户认证和移动收付六个领域模型。
在这些领域模型的清单里,我们可以看到二者之间有很多名称相似的领域模型。深入分析后你会发现,这些名称相似的领域模型存在业务能力重复,或者业务职能分散(比如移动支付和传统支付)的问题。那在构建中台业务模型时,你就需要重点关注它们,将这些不同领域模型中重复的业务能力沉淀到中台业务模型中,将分散的领域模型整合到统一的中台业务模型中,对外提供统一的共享的中台服务。
第二步:对齐业务域,构建中台业务模型。
在下面这张图里,你可以看到右侧的传统核心领域模型明显多于左侧的互联网电商,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:传统核心面向企业内大部分应用 ,大而全,领域模型相对完备,而互联网电商面向单一渠道,领域模型相对单一。
这个结论也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:首先我们可以将传统核心的领域模型作为主领域模型,将互联网电商领域模型作为辅助模型来构建中台业务模型。然后再将互联网电商中重复的能力沉淀到传统核心的领域模型中,只保留自己的个性能力,比如订单。中台业务建模时,既要关注领域模型的完备性,也要关注不同渠道敏捷响应市场的要求。
有了上述这样一个思路,我们就可以开始构建中台业务模型了。
我们从互联网电商和传统核心的领域模型中,归纳并分离出能覆盖两个域的所有业务子域。通过分析,我们找到了用户、客户、承保、收付和订单五个业务域,它们是可以用于领域模型对比分析的基准域。
下面我以客户为例,来给你讲一下客户中台业务模型的构建过程。
互联网电商客户主要面向个人客户,除了有个人客户信息管理功能外,基于营销目的它还有客户积分功能,因此它的领域模型有个人和积分两个聚合。
而传统核心客户除了支持个人客户外,还有单位和组织机构等团体客户,它有个人和团体两个领域模型。其中个人领域模型中除了个人客户信息管理功能外,还有个人客户的评级、重复客户的归并和客户的统一视图等功能,因此它的领域模型有个人、视图、评级和归并四个聚合。
构建多业务域的中台业务模型的过程,就是找出同一业务域内所有同类业务的领域模型,对比分析域内领域模型和聚合的差异和共同点,打破原有的模型,完成新的中台业务模型重组或归并的过程。
我们将互联网电商和传统核心的领域模型分解后,我们找到了五个与个人客户领域相关的聚合,包括:个人、积分、评级、归并和视图。这五个聚合原来分别分散在互联网电商和传统核心的领域模型中,我们需要打破原有的领域模型,进行功能沉淀和聚合的重组,重新找出这些聚合的限界上下文,重构领域模型。
**最终个人客户的领域模型重构为:**个人、归并和视图三个聚合重构为个人领域模型(客户信息管理),评级和积分两个聚合重构为评级积分领域模型(面向个人客户)。到这里我们就完成了个人客户领域模型的构建了。
好像还漏掉点什么东西呢?对了,还有团队客户领域模型!其实团体客户很简单。由于它只在传统核心中出现,我们将它在传统核心中的领域模型直接拿过来用就行了。
至此我们就完成了客户中台业务模型的构建了,客户中台构建了个人、团体和评级积分三个领域模型。
通过客户中台业务模型的构建,你是否 get 到构建中台业务模型的要点了呢?总结成一句话就是:分域建模型,找准基准域,划定上下文,聚合重归类。
其它业务域其实也是一样的过程,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讲述了,你可以自己练习一下,作为课后作业。完成后你可以对照下面这张图看一下,这就是其它业务域重构后的中台业务模型。
第三步:中台归类,根据领域模型设计微服务。
完成中台业务建模后,我们就有了下面这张图。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总共构建了多少个中台,中台下面有哪些领域模型,哪些中台是通用中台,哪些中台是核心中台,中台的基本信息等等,都一目了然。你根据中台下的领域模型就可以设计微服务了。
#重构过程中的领域对象
上面主要是从聚合的角度来描述中台业务模型的重组,是相对高阶的业务模块的重构。业务模型重构和聚合重组,往往会带来领域对象和业务行为的变化。下面我带你了解一下,在领域模型重组过程中,发生在更底层的领域对象的活动。
我们还是以客户为例来讲述。由于对象过多,我只选取了部分领域对象和业务行为。
传统核心客户领域模型重构之前,包含个人、团体和评级三个聚合,每个聚合内部都有自己的聚合根、实体、方法和领域服务等。
互联网电商客户领域模型重构前包含个人和积分两个聚合,每个聚合包含了自己的领域对象、方法和领域服务等。
传统核心和互联网电商客户领域模型重构成客户中台后,建立了个人、团体和评级积分三个领域模型。其中个人领域模型有个人聚合,团体领域模型有团体聚合,评级积分领域模型有评级和积分两个聚合。这些领域模型的领域对象来自原来的领域模型,但积分评级是重组后的领域模型,它们原来的聚合会带着各自的领域对象,加入到新的领域模型中。
这里还要注意:部分领域对象可能会根据新的业务要求,从原来的聚合中分离,重组到其它聚合。新领域模型的领域对象,比如实体、领域服务等,在重组后可能还会根据新的业务场景和需求进行代码重构。
#总结
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了传统企业中台数字化转型,在面对多个不同渠道应用重复建设时,如何用 DDD 领域建模的思想来构建中台业务模型。中台业务建模有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策略,这两种策略有自己的适用场景,你需要结合自己公司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。
其实呢,中台业务模型的重构过程,也是微服务架构演进的过程。业务边界即微服务边界,业务边界做好了,微服务的边界自然就会很好。
#思考题
思考一下你公司的应用系统建设现状,是否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?你能否借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来尝试构建中台呢?
笔者看完这一章来说,感触最深的可能是以下两点:
- 传统企业大而全、重:这里就类似后台管理类系统面向的是企业
人少、业务复杂、对数据使用要求高 - 互联网应用:面向的是个人
人多、业务相对简单、对数据管理类要求低
按照本章的客户中台构建后的描述,这里其实很类似我们平时开发的时候,将公共部分业务抽取出来复用一样,但是笔者有一个疑问:上面两点来看,就单单对于数据使用而言,互联网应用要求高并发、而企业内没有高并发,但是需要掌控更多的数据,这两点怎么来平衡和实施呢?感觉就是一个矛盾体
标题:11 | DDD 实践:如何用 DDD 重构中台业务模型?
作者:michael
地址:https://blog.junxworks.cn/articles/2023/11/27/1701074857207.html